过敏性发炎反应的产生乃是由具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受到环境中各种诱发因素的长期作用,而积累到身体内各个器官系统,才会造成临床上不同器官系统的过敏发作。当此过敏性发炎反应发生于支气管时我们称之为气喘病,发生于鼻腔、眼结膜时称之为过敏性鼻炎与结膜炎,发生于胃肠时称之为过敏性胃肠炎,而当其发生于皮肤时我们称之为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为一种遗传性、慢性、反复发作之皮肤干痒发炎现象。80%的病人在1岁前发病,通常在3个月左右;其发生率在台湾地区约为百分之五。
皮肤的表现随年龄而变化,婴儿期患者,全身皮肤干燥,伴有脱屑及痂皮的红色疹块位于两颊、前额、头皮、躯干及四肢伸侧;到了儿童期,渐渐移至四肢屈侧,尤其肘、膝、腕、踝关节屈侧最严重,皮肤发红,增厚粗糙,上有脱屑及结痂且其痒无比。此时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青春期后再次侵犯,脸部、颈部与躯干。75%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会在10至14岁时改善,其余则延续至成人,反复发作。
异位性皮肤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
2、皮肤炎症的典型形态与分布随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
a)成年人的关节屈侧皮肤苔鲜化。
b)婴幼儿与孩童的脸部与身体伸侧的皮肤侵犯。
3、慢性或慢性反复性皮肤炎。
4、有异位性体质的个人或家族史(包括过敏性气喘、过敏鼻炎和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的处理原则:
1、 找出病人过敏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及尘螨等),并加以适当的避免或处置(尤其是对于尘螨过敏的防治,家中不要有绒毛玩具,冷气滤网及地毯需常清洗)。
2、 剪短指甲或睡前戴棉制手套,穿着棉制宽松衣物。穿着轻质可透气的服饰,避免粗糙或毛料的衣裤。避免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运动或工作。
3、 以婴儿肥皂洗澡后趁皮肤上水分未干时,马上于皮肤干燥易痒或发炎处抹以润肤霜,而非乳液或油质。
5、 依照医师指示适当使用口服抗组织胺及局部涂抹类固醇制剂。必要时尚需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剂、抗微菌剂或是口服类固醇制剂。
6、 研究显示以低过敏水解蛋白奶粉哺育婴儿,对有异位性皮炎体质的婴儿有很大帮助,若能以母乳其效果更佳。
传统的治疗异位性皮炎药物如类固醇药膏,对于疾病的症状有相当好的控制,一些家长会担心使用类固醇会产生副作用,只是短期使用外用类固醇药膏并不会产生副作用, 在症状改善后便可停用外用类固醇药膏并改用婴儿润肤霜抹于皮肤干燥易痒或发炎处。
决定异位性皮肤炎病人预后的危险因子:
1、孩童期即呈现严重皮肤炎。
2、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家族史。
3、合并有气喘病和/或过敏性鼻炎。
4、女生。
5、异位性皮肤炎发作于1岁以前。
若一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具备有上述所有的危险因子,且未接受过敏科医师的适当处置,则约有80%病人其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会持续存在。反之,若一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没具备上述的危险因子,且已接受适当处置,则只有少数的病人会持续存在皮肤炎的症状。对于因异位性遗传体质而造成的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若能早期诊断,正确的避免诱发或加重其过敏性炎症反应的过敏原或刺激物,并给予其抗过敏性发炎治疗,则病人将有机会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器官功能,过着与正常人相同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