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原因:由热力(火、热水、蒸汽、高温金属、沸油等)、电能、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磷等)、放射线、紫外线等引起皮肤甚至深部组织的损伤。
二、临床表现及分度:小面积烧伤以局部变化为主,全身反应不明显;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局部变化及全身反应都十分突出。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估计烧伤的深度:
分度
|
创面外观
|
感觉
|
温度
|
Ⅰ
|
轻度肿胀疼痛。
|
剧痛、敏感
|
升高
|
浅Ⅱ
|
红、湿润。
|
痛、敏感
|
稍高
|
深Ⅱ
|
稍红、湿,水疱形成。
|
稍痛、不敏感
|
略低
|
Ⅲ
|
皮肤变硬干燥或焦黑。
|
消失
|
低、凉
|
三、病程分期:
1、体液渗出期:为烧伤后的早期变化。轻者水肿起水泡,烧伤面积较大时,体液的丢失量也大,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血容量减少而发生休克。渗出在36~72小时后停止而开始吸收或消肿。
2、急性感染期:主要来自创面的污染,加之伤后人体的抵抗力降低,细菌在创面上繁殖,导致创面感染,加重组织的损伤。细菌还随着体液的吸收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3、修复期:人体的修复在创面出现炎症后不久即已开始。1度烧伤一般3~5日痊愈,不留疤痕。浅2度烧伤如无感染,半月左右痊愈,不留疤痕。深2度烧伤3~4周可痊愈,多留有疤痕。3度烧伤焦痂脱落后形成肉芽创面,须植皮才能愈合,并留有大量瘢痕。
四、家庭紧急处理:
烧烫伤紧急处理----冲、脱、泡、盖、送
1、将烧烫伤部位置于自来水下轻轻冲洗,或浸于冷水中约10分钟到不痛为止,如无法冲洗或浸泡,则可用冷敷。
2、伤处未肿胀前,小心脱除饰物、皮带、鞋子或其他紧身衣物。
3、用干净的布块将伤处水份吸干。
4、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处并加以包扎。
5、视情况送医治疗。
6、如手脚受伤需抬高伤处,减轻肿胀。
7、如为三度烧伤,应先让患者躺下,将受伤部位垫高(高于心脏);详细检查患者有无其他伤害,维持呼吸道畅通;不要企图移去粘在伤处的衣物,必要时可将衣裤剪开;用厚的消毒敷料或干净的布盖在伤处,保护伤口;不可涂抹任何油膏或药剂;尽速送医院。
※需注意的是:
1.在烧伤初期,往往会形成水泡,以及在治疗水泡性烫伤初期,创口每日都会形成水泡。对于水泡,不可将该水泡轻易剪掉,应充分保护该水泡的泡皮不被损毁,泡皮的存在有利于创口的恢复。对于水泡的处理,正确的方法是使用经过消毒的剪刀在水泡的边缘剪一个小口,并轻轻挤压水泡,将其中的液体完全排出,并清洗、擦干后在泡皮上直接敷用药膏。
2.不可在伤处涂抹油膏、药剂。
3. 受伤期间,忌食生抽、酱油等调味品以免创口恢复后形成色素沉着受伤期间,忌食鲫鱼、鲤鱼、羊肉、花生、大豆等发性食物以及辛辣食物。
友情链接: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沪ICP备10014176号违法和不良信息沪举报中心
分享到
关乎微信公众号
|